第1570章 民用航空产业大会



三天后。



沪市,浦东机场。



停机坪上,一排打着双闪的中巴车列队整齐,缓缓停靠在在几架公务机的舷梯旁边。



显然是在集中迎接某些VIP级别的人物。



而作为宣传内容的一部分,每辆车侧面都贴着相同的拉花字样——



第五届华夏民用航空产业大会。



2003年这一活动最初创办时,只不过是由上沪官方牵头组织的内部协调会而已。



彼时庐州产业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,而沪飞集团才刚刚完成从组装MD83到生产C909的路线转变,很多方面几乎都是从头开始。



因此,需要一个平台为二者之间的合作提供便利。



本来只想着是一锤子买卖,办完就拉到了。



但随着航空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愈发提高,相对分散的产业链对于此类平台的需求不降反增。



于是才在2006年拉扯起来了第二届。



此后便确定了两年一届的基本节奏。



如今更是已经成为产业核心支柱的盛会。



每到双数年的夏末,黄浦江畔就会汇聚一大批来自国内外航空产业的精英。



不过,对于刚刚坐上商务车的常浩南而言,他只需参与其中最为核心的环节——



一场小范围的专家座谈会。



“常院士,我昨天特地问过,你那份报告已经递交到了最高决策层,但目前还没有给出回复。”



队列中的第二辆车上,栾文杰向刚刚坐定,正在闭目养神的常浩南说道。



今年年初,他从国家航天局局长的位置上卸任,接替到年龄退休的李忠毅成为工建委第二任主任。



也算是常浩南的老熟人了。



“没关系,不急的。”常浩南并未睁眼,只是缓缓摇了摇头,“这件事的关联范围很大,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下一个五年计划的走向,上面肯定需要多方面评估。”



上个周五,他已经把那份《负折射材料在纳米光刻器件中的应用建议》给交了上去。



通过工建委总顾问的专门渠道。



但随后就如同泥牛入海,始终没有回音。



这是常浩南近一年来第一次使用自己“直通决策层”的权限。



所以,反而是刚刚上任的栾文杰对此表现得更加焦虑。



过了大概半分钟,他再次把身体歪向常浩南那一边:



“老常,不是我不相信你啊,但情况真的已经恶化到需要考虑完全脱钩的程度了么?”



对方写的那份本子,栾文杰是看过的。



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调整产业发展的策略和优先级,优先保障一部分产业的“绝对自主可控”,以应对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。



栾文杰搞航天出身,自问也算是见识过美国人的所谓“极限封锁”。



但越是见识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1/3)

章节目录

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